上海大学3项成果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4月18日下午,上海市委、市政府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召开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表彰为上海科技创新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市领导韩正、杨雄、殷一璀、应勇、尹弘、姜樑、周波出席大会并向获奖代表颁奖,市委书记韩正在大会上发表讲话。上海大学此次共有11项第一完成单位成果获得表彰,其中由上海大学吴明红教授领衔完成的“荧光石墨烯量子点的可控制备及生物医学应用研究”荣获2015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由任忠鸣教授领衔完成的“金属材料纯净化制备新技术”荣获2015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由谢少荣教授领衔完成的“无人艇智能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荣获2015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一等奖项目数创新上海大学组建以来最高纪录。

  本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共授奖313项(人):授予金亚秋、丁文江上海市科技功臣奖;授予31项成果上海市自然科学奖,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3项;授予32项成果上海市技术发明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2项;授予243项成果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31项、二等奖80项、三等奖132项;授予5位外籍专家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


  附: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成果简介:

  1.“荧光石墨烯量子点的可控制备及生物医学应用研究”。石墨烯量子点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环保型量子点材料,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大规模可控制备技术一直难以突破,成为制约其应用的一个瓶颈。本项目在石墨烯量子点及相关材料的可控制备、发光性质、生物效应及其成像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Adv. Mater.、JACS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了高质量的研究论文50多篇,申请专利20余项。20 篇报奖研究论文他引达到2646次,代表性论文被引用1923次,单篇最高引用600余次;引用超过100次论文9篇,ESI高被引论文9篇,其中1篇论文跃升石墨烯量子点领域ESI高被引排行榜的全球第二名,1篇入选ESI热点论文及2011年中国百篇最有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2.“金属材料纯净化制备新技术”。金属材料洁净度直接决定了其服役性能和安全性,因此工程界对此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但传统纯净化技术已趋极限,因而迫切需要开发环保、节能、高效的纯净化新技术。本项目利用电磁场良好的调控性能和无接触力能效应,将不同形式、幅度的电磁场施加于导电的金属熔体,加速、调控夹杂物颗粒/杂质的迁移行为以及控制金属熔体的流场结构和形态,促进夹杂物/杂质的分离和金属材料的纯净化。本项目成果先后在太钢等多家单位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金属材料的洁净化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思路和理念,得到法国科学院Moreau院士以及日本同行的高度评价。发表论文68 篇(SCIE 27篇),做邀请报告11次,授权专利20余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等6项荣誉;制定国家标准2项;出版学术专著3本。

  3“无人艇智能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本项目属机器人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海洋无人艇在海图测绘、国家海洋环境监测、国防军事方面体现出越来越多的需求,正在成为重要的海洋无人装备。本项目主要解决无人艇智能控制的关键问题,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项目成果在东海、南海、南极罗斯海等海域进行了大量应用,如随中国海事166海巡船赴南海进行首次远海应用、随“雪龙号”赴南极罗斯海科考等。近三年,新增产值1.83亿元,创汇455万美元,节支3800万元。项目组不断拓展无人艇应用海域,积累实际工程经验,推进无人艇在海军的列装,为国家的海洋战略、极地战略和国防安全做出了贡献。


上一篇:上海大学支教团荣获锦钊小学“特别贡献奖”
下一篇:韩国建国大学校长团访问上海大学
021-51879607